我国现在汇率制度机制与管理要点是什么?
我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“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”,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。这一制度取代了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模式,核心特点体现在三方面。
1.参考一篮子货币。人民币汇率不再仅盯住美元,而是根据我国对外贸易、外债、外商直接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,选取若干主要国家货币(如与我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),按权重组成货币篮子。汇率水平既受市场供求影响,也会随篮子货币间汇率变化调整,但不机械盯住某一货币组合,灵活性更强。
2.中间价管理。央行每日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(前一工作日收盘价),作为次日交易的中间价。当前,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0.3%幅度内浮动,非美元货币浮动幅度为3%,确保汇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。
3.改革调整背景。2005年7月21日改革中,人民币一次性小幅升值2%(1美元兑8.11元人民币),主要基于贸易顺差结构和企业适应能力,并非单纯调整汇率水平,而是为了完善形成机制。
总的来说,现行制度兼顾市场活力与政策调控,目标是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